2)第579章 传承有序(下)_四合院里的老中医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村,却找不到合适的子弟传授技艺。

  每到晚上,这些个名医名家,必然三个一群五个一伙,秉着同派同科同水平的标准,互相留下自己一生的经验。

  这算是传承之哀,也算是这批名医名家之幸事,老来老去了,还能在医道上有所精进,不是幸事是什么。

  如今山上村的名医名家们,跟外面那些小青年一样,每人都有一个军挎,每个军挎里都有三五本红皮笔记本。

  数量最多的几个,已经总结了十几本经验了,这也是以备不测的方法。

  “胜利,伱让一群七老八十的,教授另一群六七十的,这哪是人话?

  不成,还是之前说的那样,从自训班的学员之中,拣选聪明伶俐的跟师吧……”

  就山上村的名老中医而言,普遍的岁数都在六十以上,不是没有更年轻的名老中医,只是李胜利弄不来,也不敢弄。

  自六三年部里开始评名老中医这种称号,之前各省也是刚刚有名老中医这种称号没多久,四十多岁的名老中医也不鲜见,但大多都是五十多岁的一线中坚人物。

  这类名老中医,一省之地,少则几位多也不过二十几位,山上这批人里,也有几个有正经名老中医称号的人物,但更多的还是已经不能一线任事的各地名医。

  董师就是这类名老中医的代表,他们这些人,大多不能擅离一线,李胜利自然无从拉起。

  再比如家里关晴月的师兄,清宫正骨的刘寄奴刘三爷,如今也依旧活跃在四九城之中。

  李胜利在山上的做派,既算是保留中医的传承,也算是对一线中坚的割裂,缺了中坚一辈,想要做到传承有序就很难了。

  但现实如此,李胜利也没办法,谁也不会允许他,大批抽调中医界的一线中坚。

  史老所说的跟师之法,李胜利不是不赞成,而是现在不赞成。

  即便是各地医家的后人,在韧性上也稍显不足,没了外部的压力,抬眼望去尽是爷爷辈的人物,这样的环境,是不利于他们成材的。

  在自训班跟传承班磋磨一下之后,再开始跟师,才是最好的选择。

  “史老,胜利的做法还是老成的,自训班的学员,没有一年半载的磋磨,带不上劲儿的。

  再给他一年的时间,他也定然能给你选出一批合格的跟师学徒。”

  在择徒这事上,年轻一些的蒲老,倒是能跟李胜利同步,自训班那边借外力锤炼学员的韧性,虽说平常的时候不足取,但目前来说效果还是极不错的。

  对于医家而言,教天才固然省心,但天才没了韧性,越往后教越费力,不若教一些本身天资一般,但韧性十足的学生。

  老话说,小时了了、大未必佳,也是老辈人的经验之谈,天资卓著难免眼高于顶,学医一途不能俯首,成就也多半有限。

  因此自觉还能再熬上一段的蒲老,

  请收藏:https://m.haitangss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